EPDM(三元乙丙橡胶)塑胶跑道的施工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一、施工前准备
1.基础处理:
对施工场地进行彻底清理,确保场地平整、无杂物、无积水。使用吹风机、吸尘器等工具清除尘土和细小颗粒。
检查基础表层、坡度、平整度等,用直尺测出平整度不足的部位,并用塑胶材料进行找平,确保高差在±2mm范围之内,以保证场地厚度的均匀和横向排水畅通。
对基层土壤进行改良和压实处理,提高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根据土壤情况,可能需要添加碎石、沙土等材料进行改良。
2.测量定位:
使用经纬仪、水准仪等工具进行精确测量,绘制出详细的设计图纸,图纸应包括跑道的长度、宽度、弯道半径、厚度分布等关键信息。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定位,设置标线、确定摊铺位置等。
3.材料准备:
根据设计图纸和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EPDM塑胶跑道材料,包括基层材料、面层材料(EPDM颗粒)、胶水粘合剂、催化剂、颜料等。
确保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避免使用劣质材料影响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
4.设备检查:
检查并启动施工所需设备,如搅拌机、摊铺机、喷涂机等,确保设备性能良好,能够正常运行。
5.人员培训:
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悉施工工艺、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
二、施工步骤
1.涂刷底胶:
在符合要求的基础上,用滚刷均匀涂刷一层底胶,以增强其与地面的粘接能力。底胶通常由专用胶水与稀释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2.面层铺装:
将EPDM彩色颗粒与胶水粘合剂按比例混合均匀。搅拌过程中要确保计量准确,搅拌时间不得低于规定时间,以保证材料混合均匀。
使用摊铺机或人工将混合好的材料均匀摊铺在底胶上。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厚度及场地坡度,不符合要求时根据铺设情况及时调整。
摊铺完成后,使用滚压机进行滚压密实,确保材料的厚度和平整度符合要求。对于机械摊铺不到的部位,应用人工进行修整。
3.接缝处理:
在摊铺过程中,每道铺设长度不宜过长,以避免出现明显接缝现象。一道铺设结束后,应将机械断电移到下一道进行铺设。
接缝处可用加热后的刮板进行人工平整,以达到平整和美观的效果。
4.划线与喷涂:
根据田径场地的标准,使用墨斗、尺子等工具在跑道上绘制出各种标线。
使用聚氨酯漆等涂料对标线进行喷涂处理,确保标记清晰、颜色鲜艳、耐磨耐候。划线后需经有关人员复核,确认符合标准后方可交付使用。
三、施工后验收与维护
1.质量验收:
对整个EPDM塑胶跑道进行全面质量检查,包括平整度、厚度、颜色均匀性、标线清晰度等指标。
确保跑道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后,方可交付使用。
2.场地清洁:
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打扫,确保场地干净整洁。
3.后期维护:
施工完成后应对跑道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如清理杂物、修补破损处等,以延长跑道的使用寿命和保持良好的运动性能。
综上所述,EPDM塑胶跑道的施工流程需要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施工质量和使用效果。同时,针对常见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也是保障塑胶跑道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