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2025-07-21
一、地基处理基本要求
1 .密实度与平整度
沥青混凝土基层
密实度需>95%,3米直尺检测误差≤3mm(国际田联标准)。
纵向坡度≤0.1%,横向坡度控制在0.8%~1%之间。
水泥混凝土基础
抗折强度、抗压强度需符合国家标准,平整度误差≤3mm。
坡度纵向≤3‰,横向≤8‰,确保不积水。
2. 排水系统
排水沟设计
排水沟需与基础接顺,避免高差,采用SBS防水层或油膏填缝。
横向坡度≤8‰,纵向坡度≤3‰,确保快速排水。
渗水型跑道
面层需具备孔隙结构,促进地下水排泄,避免起泡(研究论文)。
二、材料与结构层选择
1 .沥青基础
适用类型:复合型、混合型跑道。
结构层组成:
1. 片石层:厚度300~500mm,粒径>300mm。
2. 级配碎石层:厚度100~300mm。
3. 水泥石粉稳定层:厚度100~200mm,水泥掺量6%~8%。
4. 细颗粒沥青混凝土层:厚度30~40mm,配合比AC10或AC18。
2 .水泥基础
适用类型:透气型跑道。
结构层组成:
1. 防潮层:油毛毡铺设,防止地下水汽上蒸。
2. 钢筋混凝土层:厚度100~150mm,强度C25,设5×5m收缩缝。
3. 养护期:≥28天,确保水泥水化热反应完成。
三、特殊地基处理
1 .软基处理
抛石挤淤法
适用于常年积水洼地,片石粒径>300mm,厚度<3m,沉实稳定后铺设垫层。
粉喷桩
适用于淤泥质土,桩径500mm,间距≤5倍桩径,垫层厚度600mm(国家标准)。
2 .湿陷性黄土
灰土垫层法
压实厚度10~20cm,含水量“手捏成团,落地能散”,养护≥7天。
四、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1 .基础处理
酸洗与底涂
水泥基础用8%稀盐酸清洗,去除浮灰,晾干后涂刷底涂胶水(0.2kg/㎡)。
颗粒层铺设
单组份胶水与颗粒比例5:40,搅拌均匀后刮平,厚度需控制。
2 .验收标准
物理性能
厚度≥13mm(跑道),抗滑值、冲击吸收、垂直变形符合新国标(GB 36246-2018)。
化学检测
邻苯二甲酸酯、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限量需通过检测。
五、环保与耐久性
1 .材料选择
优先使用水性胶粘剂,减少VOC排放。
渗水型跑道面层需具备孔隙结构,促进排水(研究论文)。
2. 耐老化性能
非渗水型跑道耐压缩疲劳性能更优,渗水型需关注抗滑值衰减(研究数据)。
六、总结
本方案整合国内外标准(GB 36246-2018、IAAF)及实际案例,涵盖勘察、设计、施工、验收全流程。具体实施时需结合场地土壤类型、气候条件调整参数,确保地基承载力、排水性能及环保要求达标。
同类新闻
News最新新闻
News联系我们
Contact us